11月12日,熊猫杯迎来一场焦点对决,中国U22男足对阵越南队。比赛进行至下半场第84分钟时,中国队后卫刘浩帆在禁区内与对方球员发生身体接触,将其推倒。当值主裁判沈寅豪未对此动作作出点球判罚,比赛继续。
这一判罚引发了媒体人的关注与讨论。记者肖赧表示:“刘浩帆这个动作,也幸亏是遇到沈寅豪执法。如果是在沙特赛场,类似的动作恐怕很难逃过点球判罚。”媒体人苗原则指出:“若不是沈寅豪手下留情,此时比分可能已是0比2。在家门口作战,借助主场之利,至少应争取一场平局,才能对球迷有所交代。”
本场比赛最终以0比0收场。尽管中国队力保球门不失,但防守端暴露的问题以及关键时刻的判罚争议,仍成为赛后热议的焦点。年轻球员在高压局面下的应对能力,以及裁判尺度对比赛走势的影响,再次引发足球界的思考。
作为一项成长中的赛事,熊猫杯不仅考验球员的技战术水平,也考验裁判的执法水准与球员的心理素质。如何在主场压力与对手逼抢之间找到平衡,将是中国U22男足接下来需要持续面对的课题。
